在剛過去的2023年,根據日本海事中心(JMC)利用集裝箱貿易統計(CTS)的信息編制的數據顯示得知,亞洲至歐洲的集裝箱出口量激增至1658萬標準箱(TEUs)。
日本國際貨運代理協會(JIFFA)表示,這一數字較去年增長了7.8%,回到了2019年疫情前的水平。
根據數據所知,在出口來源地方面,來自我國的集裝箱增長了9.5%,達到1250萬TEUs,領導了整體的出口集裝箱運動。
來自東北亞的集裝箱也表現活躍,實現了12.1%的兩位數增長,總計183萬TEUs。
而來自東南亞的集裝箱則下降了3.7%,至224萬TEUs。
在目的地方面,亞洲到歐洲的集裝箱出口整體上升。
到歐洲的出口增長了1.4%,達到1022萬TEUs;
到西地中海的出口增長了11.4%,達到301萬TEUs;
到東地中海的出口增長了28.9%,達到335萬TEUs。
數據顯示出中國和東北亞地區(qū)在全球供應鏈中的重要地位,以及東南亞市場的潛在變化。
同時,歐洲到亞洲的貿易流向也揭示了不同地區(qū)之間的經濟互動和需求變化。